央行开始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实行风险分级管理了!2023年7月1日,全国各地将开始实施由中国银保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文件明确指出要将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共五个风险等级,将后三类划为了不良资产!小伙伴们,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可以擦亮眼睛哦。
1、等级保护测评流程是什么?等级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网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遵循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开始安全建设是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措施保护的基本要求。等保2.0中等级测评结论:a)符合:定级对象中未发现安全问题,等级测评结果中所有测评项的单项测评结果中部分符合和不符合项的统计结果全为0,综合得分为100分。
c)不符合:定级对象中存在安全问题,部分符合项和不符合项的统计结果不全为0,而且存在的安全问题会导致定级对象面临高等级安全风险,或者综合得分低于阈值。办理等级保护针对企业的作用有:1、通过等级保护工作发现单位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进行安全整改之后,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维护单位良好的形象。
2、等级保护测评几年一次四级信息系统要求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测评;三级信息系统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测评;二级信息系统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测评,时间上没有强制要求,部分行业有行业标准要求,如电力行业明确二级系统两年做一次测评。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包括以下内容:1、等级保护测评单位根据等保测评技术标准,对测评对象开展等级保护测评,一般来说测评对象是信息系统。
因此测评的对象也有可能是网站、云服务器、APP等等。2、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后,测评机构需要开具等级保护测评报告,测评的结果有两种:符合和不符合,3、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测评对象(一般是指信息系统)需要依据整改清单,进行相关的系统升级,完善网络安全相关的制度和人员管理方法等。技术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可以自我整改,或是寻找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