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1982年实施

全屋定制 浏览

好消息!国家文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近来也有藏友致电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明确答复:不对个人藏品,进行文物等级鉴定,只要不是"出土的、盗窃的、走私的"都可以转让。目前,我国将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民间文物的收藏与流通与文物等级没有直接关联。

文物保护法等级划分1、我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是在哪一年实施的

1982年实施的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之后该法经过了一次修订和五次修正。它的颁布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里程碑。谈及文物保护法出台历程,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原顾问谢辰生说,文物保护法从1977年开始着手起草,到1982年出台,历时5年。

文物保护法等级划分2、文物保护“四有”是什么?

类别:凡是文物都是历史遗存物。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又将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物,特定为“革命文物”。因此,我国在习惯上将文物分为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两大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法》的规定,文物可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庋藏文物两大体系。

文物保护法等级划分

我国现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县级三级。庋藏的文物一般分三级,一级藏品为特藏,二、三级藏品为次于一级藏品的基本藏品。在这些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藏品外,还有其它的古迹、文化遗存,以及散存文物。对它们亦应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予以正确对待。

3、文物法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定级和保护其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