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源光组网无源光组网利用点对多点拓扑和分光器将数据从单个传输点传送到多个用户端点的光纤网络。与AON相比,多个客户通过光纤分支树和无源分路器/合路器单元连接到单个收发器,完全在光域中运行,并在PON架构中没有电源,其优势也很明显:更低的功耗、所需空间少、保持更高的带宽、更安全、易于安装和扩展、同时可以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等。

2.交换机组网交换机组网是信息网络系统中常用网络组网方式,是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组成的以交换机为核心的网络系统。核心层是网络数据的骨干交换区域,数据通过接入层交换机经过汇聚层交换机的汇聚、传输、管理、分发后转发至核心层进行高速交换。接入层分布设置于弱电间机柜内,提供在本地网段访问网络以及相关网络应用的能力。

有五个步骤,定级、备案、整改、测评、检查针对要测评的系统,到网安要定级报告模板和备案表,编制定级报告,填写备案表,然后交网安部门,这就是定级备案两个动作。根据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2级要求项,对系统进行整改,让系统能符合这些要求。这是整改。委托公安部认可的等级保护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出具测评报告,交网安。网安检查。其实,可以一开始就找测评机构,让他们帮你从头做,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第三章等级保护的实施与管理第十条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本办法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有主管部门的,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2、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的差别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根据等级保护相关管理文件,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自主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指导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第三级(监督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第四级(强制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第五级(专控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