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信办对滴滴做出的处罚决定,有点儿感慨。网络安全无小事啊,互联网平台收集的每一条用户信息,都是随时可能爆发的安全风险,我认为,对互联网平台数据安全的审查应该严格一点,再严格一点,难以相信,滴滴的违法行为竟然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子底下持续了七年之久,如果早一点被查,也不至于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应该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条警句,不能在严肃重大的问题上采取散漫、侥幸、无所谓的态度。

是非常安全的,因为滴滴打车平台经过多次整改,给司机列了很多条规则,让司机不敢干出违法的事情,而且学生在打车的时候一定要记清楚车牌号码。安全。因为滴滴打车是比较正规的,所以学生使用滴滴打车安全。是不太安全的,因为这个平台对于一些人的安排不是特别的好,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事故了。滴滴等新型出行方式的出现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让出行更加的便利快捷,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个人财产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带来了威胁。

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阅历简单和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对滴滴打车认识存在不足,在个人安全问题上缺乏基本常识,导致日常出行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滴滴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存在危险驾驶、交通违法违规等行为。给大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另外有的滴滴司机为了多挣一些收人,便在行车中超载超速,甚至闯红灯等,这些行为都严重的损害了大学生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滴滴平台真的应该检讨自己,平台客服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顾客的安危,我来说一个我的真实事件,2019年8月24日23点半后,我从天津西站下车,利用钻石等级使用了优先通道,打到了一辆天津牌照的滴滴快车,刚上车,司机就开了两分钟,就把我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并且司机把手机放到了窗外(避免平台可以听我们的通话录音),并态度很恶劣的跟我说,让我快速下车,当时没有路灯,道路两边都是杂草丛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根本打不到另外的车辆,司机还坚持让我下车,态度非常的蛮横,根本不考虑顾客的生命安全,这种地方,顾客安全受到威胁!

滴滴打车理论上讲是安全的。因为滴滴在安全性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万事皆有意外。也不能保证完全安全。滴滴司机要经过哪些审核?根据滴滴官方今年3月份发布的新版安全工作指引,要在滴滴平台上注册成为司机并上路接单,司机要通过一系列审核,这些审核来自于滴滴平台在法律上的合理审查义务。比如快车、专车司机的准入年龄标准在22至60周岁,持有相关准驾车型的驾照,超出则自动解约退出,顺风车就没有年龄限制,但须符合国家对机动车驾驶人的年龄要求。
在申请司机时,用户须向平台提供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及行驶证。《指引》中描述,平台将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对驾驶人准入审核时进行以下严格审核与筛查,剔除可能威胁乘客安全的人员,这些项目包括:三证验真、犯罪记录筛查、吸毒和精神病筛查以及交通违法记录、重大责任事故筛查以及体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