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六周年之际,河南省网络安全条例将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在网上漂,这份河南版网络安全包,你值得拥有,图片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图源:pixabay一一份报告揭开了现实版黑客帝国离我们有多近,5月初,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联合发布重磅调查报告,曝光黑客帝国的黑历史,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收集外国政府、公司和公民的情报信息,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跨境秘密活动,在世界各地秘密实施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制作、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和运行体系。

第三条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与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实行分级保护制度,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保密标准管理。第四条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坚持“保护与管理并重”和“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

法律分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得以有效控制和持续运转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成为了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关键环节。

《条例》还明晰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的基本规则,强化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主体责任义务,构建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保障、促进机制和制度。由此可见,《条例》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提供了体系化保护,也为各个责任主体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3、网络安全法第63条处罚条例违法网络安全法处五日以下,或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