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级别保护2.0标准中的定级对象

装修品牌 浏览

信息安全等级对应总结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一-中小企业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有影响力的民企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一地方国企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中央企业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一-军队本标准适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能力等级的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

1、如何理解等级保护2.0标准中的定级对象

等级保护2.0中修改定级对象三大基本特征为:1)具有确定的主要安全责任主体)承载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包含相互关联的多个资源。在经历多年的试点、推广、行业标准制定、落实工作后,由于新技术、新应用、新业务形态的大量出现,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大量应用,同时安全趋势和形势的变化,原来发布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安全要求,或者在新技术和新应用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重新制定新的等保基础要求标准,因此等级保护的安全要求逐步开始制定2.0标准,但此次除了对通用系统制定一般要求外,还增加了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工控、物联网等方面的安全扩展性要求,丰富了防护内容和要求。

2、等级2.0与1.0的差别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正式发布,更加全面的提升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网络安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那么等保2.0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一、名称的转变等级保护2.0将原来《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改为《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文保持一致。等保1.0规定了五个规定性动作,包括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系统测评和监督检查。

3、在等保2.0中,等保保护对象包括哪些

等保保护对象包括网络、信息系统、云平台、物联网、工控系统、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各类技术应用。等保2.0与1.0标准相比内涵更丰富,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总工程师郭启全表示,新时期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具有鲜明特点,实现覆盖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各机构,也就是覆盖全社会;覆盖所有保护对象,如网络、信息系统、云平台、物联网、工控系统、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各类技术应用,无一例外都要落实等级保护制度,这两个全覆盖是它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4、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

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主要标准如下: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4.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6.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7.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8.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