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如何凸显?

厨房装修 浏览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7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其中,包括13家券商移动APP和4家第三方炒股软件,来源: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官。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吗?

大数据时代的弊端,就是被透明化的隐私安全。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早上还在用浏览器搜“女生喜欢什么样的口红”,中午就看到了推送的口红广告;刚和朋友打完电话说旅行带什么背包,打开购物网站就看到了旅行包的推荐。这个时候有一个疑惑,手机为什么知道我们想要什么?首先要知道,社交网站、购物网站包括你使用的苹果、安卓手机,是没有权限窃听你的电话或者盗取你的搜索资料的,只是你的行为数据让你的手机意识到了你具体想要什么。

当然还有你的消费记录;打车频率;浏览的公众号类型;玩过的游戏...这些行为最后统统会变成几千个事实标签,成为你行为数据的一环节。采集标签的目的,就是为了构建用户画像,从杂乱的标签当中,最终模拟一个和你兴趣、爱好、思想相近的“你”。例如,你玩手机看到一篇内容标签为“美女”的文章,而这并不表明你真的喜欢美女,也可能是手滑点的。

2、怎样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1.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等。避免在不信任的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提供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盗取。2.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下载陌生的文件或软件。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不要在公共场所使用不安全的WiFi网络。3.警惕网络诈骗: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如假冒的宣传、抽奖、赠品等等。

4.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年轻人识别和避免网络诈骗等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意识。5.报告和举报网络犯罪:如果你发现自己遭受了网络诈骗或其他网络犯罪行为,应该及时报告和举报,以便警方能够采取合适的措施。此外,还有以下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保护自己: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的诱惑和承诺,以免被骗。

3、如何保护个人的网络信息安全

在网络上输入密码,身份证等重要信息时,关闭自动保存数据等功能。1.自我保护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是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安全重要手段,当遇到一些必须输入个人信息才能登录或完成操作时,输入的个人数据必须限于最小的范围,并且妥善保管自己的口令、帐号密码,并定期更改。其次,谨慎注意该网站是否有针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声明和措施,对允许匿名登录的网站尽量选择匿名登录。